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年来,关于中国经济,习近平这样说!

经济频道 来源:光明网 2016年12月13日 10:1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回首近三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预期走势发表了系列讲话,着眼全局性重大问题进行顶层设计。现归纳总结总书记九大金句,直面中国经济,点穴开方。

  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是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必经阶段。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及新常态。何谓新常态?《经济日报》评论员文章是这样表述的: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以新常态来判断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战略高度,表明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正在对宏观政策的选择、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方向性、决定性的重大影响。

  新常态下的创新,更多靠分散试错,靠千军万马的大众创新,通过竞争脱颖而出。分散化创新是未来创新的主流,同时一些共性的和基础平台的创新,离不开协同创新和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一些关键创新离不开集体攻关。需要将个人激励和集体协作有机结合,去激活我国各种创新要素的潜力和活力,推动我国经济向更高更成熟阶段平稳迈进。

  新常态下我国增长动力结构,将既不同于原来快速释放后发优势阶段的模式,也不同于欧美经济体主要靠创新驱动和消费主导的模式,而是介于二者之间过渡状态,呈现规模经济和结构变动释放增长效应逐渐减弱,同时质量效益提升和全要素生产率贡献逐步增强的混合特征。

  新常态是中国经济迈向更高水平的必经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速正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的增长转向创新驱动的增长。

  “十三五”时期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在需求结构上,要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在产业结构上,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带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升级发展。

  新常态下,创新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但创新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原有的靠引进技术,资源要素由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靠抓大项目、按照雁行模式发展产业等方式的效果也日渐削弱;在看不清技术突破方向的前提下,政府集中资源强力推进的优势也明显减弱。要充分发挥新技术、新思想、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带动作用,通过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要认识到改革有阵痛、但不改革就会长痛的道理,只要符合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只要有利于落实新发展理念,只要有利于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就坚决地破、坚决地改。大石拦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勇者视为前进的阶梯,改革关头勇者胜。

  着力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就是优化资源配置过程,是在做好增量结构调整的同时,把更多的资源和精力花在盘活存量调结构这篇大文章上,使更多的资源转移到产业升级和新产业发展上,而不是继续搞大规模的低水平重复投资和生产,使市场经济结构停留在低水平的价格竞争陷阱之中。

  文章来源:光明网 文字整理:郑然 董天民 图片设计:王亮阳 、邸文炯

编辑:肖斐 责任编辑: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