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首页资讯科技农业健康

大学生买房打八折?武汉如何治疗毕业生“痛点”

资讯 来源:北京晚报 2018年03月13日 09:37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长久以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之大,无需多言。数据显示,2018年前两个月,北京、上海、广州、青岛等全国人才需求量最大的50个城市,白领平均月薪为873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北京、上海平均月薪突破1万元人民币大关,领跑全国,深圳、杭州紧随其后。

  随着本科落户、创业支持、购房优惠、所得税减免等新政出台,中国“新一线”城市吸引力排行榜的雏形已经显现。有统计表明,2018年离开北上广深的求职者,有35.5%的人选择了杭州、武汉、成都、郑州、西安五座城市。

  落户难、住房贵、收入低、岗位少……在选择人生第一份工作之前,大学生们面临着不少“痛点”。

  “前些年,大学毕业生留在武汉,少的时候只有几万人,多的时候也才十万多一点。”近日,武汉市长万勇做客央视讲述“人才大战”。不过,谈及现状,万勇不光是吐槽。

  治疗大学生面临的“痛点”,不看广告看疗效。武汉给了三副药——

  1.解决收入问题,制定了毕业生最低年薪指导标准:专科4万元、本科5万元、硕士6万元、博士8万元;

  2.解决住房问题,大学生可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安居房、租到租赁房;

  3.解决落户问题,设置“零门槛”,只要凭毕业证就可以落户,大专生、本科生40岁以下,硕士生、博士生不受年龄限制。

  令万勇感到欣慰的是,武汉出台的毕业生最低年薪指导标准,引起了极大反响。

  万勇还讲到一个例子:有一位从2010年开始就在武汉创业的大学生,此前由于政策原因一直没有落户。去年,武汉落户新政出台后,这位大学生在40岁生日的前一天成功办理了落户手续。他非常开心,把这称武汉送给他最好的生日礼物。

  一份十多万人参与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许多学生认为,除了北上广一线城市以外,他们更多愿意留在两个城市创业,一个是武汉,一个是杭州。

  2015年,杭州出台“人才新政27条”;2016年出台杭州人才“若干意见22条”;上月底,杭州“加码”推出了加快推进人才引进的实施意见。

  为了吸引人才,全国两会上,杭州市长徐立毅为此“站台呐喊”:“我们要对生活成本、制度交易成本、时间成本做‘减法’;对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文化文明做‘加法’。这样,城市才是好的生态系统,能吸引人,留住人,并成就人的梦想。”

  当前,杭州正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徐立毅表示,引才要精准,一方面是引才与城市定位和未来发展相匹配,另一方面城市要努力为人才提供最佳的“生态系统”。

  长安街知事此前介绍过,去年9月,之江实验室落户杭州未来科技城。这个国字头实验室由浙江省长袁家军担任理事长,常务副省长冯飞、杭州市长徐立毅、浙大校长吴朝晖和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等4人任副理事长,规格相当高。

  日前,之江实验室发布了自挂牌以来最大规模的招聘信息,近400个岗位虚位以待,入职人才不仅有高薪、有住房,还能享受到子女入学优惠政策等福利。

  相比于武汉、杭州,扬子江城市群的“龙头”南京也下了血本儿。

  “对来宁(南京)参加单位招聘面试的外地应届毕业生,发放1000元的一次性面试补贴;对首次创业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大学生,给予一次性2000元的开业补贴等。”两会期间,南京市长蓝绍敏向全国大学生发出邀请,请他们到南京走走看看、创业就业。

  不仅发补贴,还给落户口。从3月1日起,只要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者是40岁以下的本科生,凭相关有效证明可直接落户南京,先落户再就业。

  这一政策一经出台,就令该市政服务中心户政办理窗口瞬间变成了“爆棚”状态:仅业务受理头两日,就有超过1310人递交了落户申请。

  在国内新一轮城市人才竞争中,南京提早布局,占得了先机。2017年底,南京推出青年大学生“宁聚计划”,提出要每年吸纳就业创业20万人以上,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事实上,作为江苏省会、副省级城市,南京的户籍人口承载力远不止于当前的680万人,离人口饱和尚有距离——其实,这也正是国内众多新一线城市的内在竞争力之一。

  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吕永刚认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目标的驱动下,南京人才落户新政的一大亮点在于打破了传统城市管理者审视人才相对局限的观念,使更多高素质群体得以融入城市发展。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高素质人才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更是城市活力的源泉,是城市吸引力的证明。但愿这样的“人才大战”越来越多、越来越规范。留下人、用好人,为腾飞的中国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延伸阅读

  二线城市瞄准八百万应届生出大招:送钱送房送户口

  记者梳理相关政策发现,2017年更多二线城市的留人政策不再仅仅局限于高端技术人才,而是把目光瞄准近800万大学毕业生。政策着力点也放在了毕业生最为关心的户口、住房、创业扶持等多种实际需求上,“零门槛”落户、购房租房优惠、现金补助等措施基本成为“标配”。

  户口方面,相比户口指标收紧的京沪等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纷纷敞开大门。例如长沙市未来五年计划吸引储备100万名青年人才创业就业,实行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成都市发布的《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明确鼓励青年人才落户,在本市同一用人单位工作两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可凭单位推荐、部门认定办理落户手续。

  如果说户口带来的是一些隐性福利,那么,不少城市为招揽人才开出的各种优惠可以说是“真金白银”。

  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价高企的背景下,二线城市为了吸引人才,纷纷推出以房留人政策。今年初,武汉宣布“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计划五年内留住100万名大学生,在10月11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大学毕业生安居保障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将提供首批大学生人才公寓3600余套,今后每年将建设和筹集50万平方米以上的人才公寓,五年内满足20万人的租住需求。同时,意见还提出争取让大学生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房子。

  长沙则推出了毕业生购房补贴政策,对新落户并在长沙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生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毕业生在长沙工作并首次购房的,分别给予六万元、三万元购房补贴。

  除购房优惠外,多地还出台多项补贴项目,在当地就业并缴纳社保即可获得见习补贴、技能等级补贴、培训补贴等。

  以杭州为例,今年出台的《杭州市新引进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发放实施办法》中规定,毕业后一年内在该市用人单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硕士研究生每人补贴两万元,博士研究生每人补贴三万元,申请时限为自毕业之日起一年内,一次性发放。

  官方数据显示,从2001年开始,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一路上升。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4万,到2017年的16年间,毕业生人数增长了681万。根据相关机构预测,2018届毕业生人数可能超过810万。

  值得一提的是,二线城市对于应届生的吸引力正在不断增强。

  智联猎聘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2017年应届毕业生签约二线城市比例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持平,而希望在二线城市就业的比例高达37.5%,高于一线城市的29.9%。从流入数据来看,一些二线城市更是不逊一线,其中,杭州人才流入率高达11.78%成为“领跑者”。

  对于今年提前上演的“抢人大战”,专家指出,人才从特大城市流向二线城市,可以优化国家人才配置,促进中、小城市更好地发展。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刘彦平表示,二线城市加大人才吸引力度,与国家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和创新创业有关,人才就是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核心资源,所以成为城市“必争之地”。

  不过,刘彦平也指出,二线城市如果希望长期持续吸引人才,除给予户口、住房、补贴等优惠政策,还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抓好产业发展,扩大经济体量;二是排除制度性因素的干扰。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金瑞庭也认为,当前城市间的竞争力表面上来看是源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集聚,但源头上却体现的是制度的优劣、市场竞争环境的好坏以及新兴产业发展空间的大小。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