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招进行时:专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副校长

来源:央视网 | 2021年06月22日 16:10
央视网 | 2021年06月22日 16:10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近日,央视网推出《2021高招进行时》特别栏目,将陆续邀请全国百所高校领导做客央视网,聚焦最新招考政策,提供权威实用的招考录取信息,助力考生和家长更深入更全面了解招生信息、优势学科及特色专业,解答考生及家长的报考难题,读懂大学,了解专业。本期《2021高招进行时》栏目做客嘉宾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编者注:以下简称学校)副校长姚英学。

以下是访谈实录:

主持人:姚校长,欢迎您在深圳和我们北京演播室进行云连线,首先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学校的基本情况。

姚英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建于1920年,是铁路运输技术高速发展时期,哈工大是服务国家铁路建设高校中的先驱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哈工大转向服务重工业建设,成了服务我国重工业领域(高校中的)先驱者。

哈工大是一所航天名校、工科强校。工科在US News全球大学排名中居第四,工科办学实力非常强。在航天领域,目前为止一共发射将近20颗卫星,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学校办学定位以培养高科技领域研发人员为重点。

在深圳高科技转型发展时,我们来到深圳,学校有几方面考虑,一是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前沿,有很多发展机会;二是深圳从“三来一补”向高科技转型需要高科技元素支持;三是哈工大自身的需求,我们在国防工业领域基础非常好,但做国防工业要隐姓埋名,对学校知名度提升有一定局限。为了学校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社会知名度,所以我们希望到深圳,能够在民用工业领域做出更大贡献,能够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当初办研究生院,我们和深圳市有一个共同认知,要把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建设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汇聚高端人才的桥头堡、国际化办学的示范区。这么多年我们一直按照这个使命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前进。

深圳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现,高等教育的整体规模和办学的水平有一定差距,希望我们进一步在研究生院的基础上办本科。2014年教育部批准我们筹备举办本科,2017年批准我们正式开展本科生教育。我们从2016年开始招本科生,到今年招第六届本科生,今年有第二届本科生毕业,受到社会欢迎和高度关注。深圳校区目前的办学规模设计是1万人,本科生5500人,研究生大概3500人,境外学生1000人左右。到目前为止,研究生已经达到4300多人的在校生规模,本科生达到近4000人的规模。

我们在深圳办学有几个组团,一个组团是信息领域,深圳整个产业结构上,信息领域是主打产业领域,也是一个优势领域。我们围绕这个领域布局,主要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信息通讯、微电子等。

第二个组团是机电自动化,包括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还有能源动力等跟装备有关联的学科专业。

第三个组团是跟人民生活有关的城乡规划、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等等。

另外,针对深圳金融事业的发展,我们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等,这是偏管理偏经济的组团。

近些年我们办本科要强化基础教育,所以在物理、数学、化学、生物等方面又组建了一个理学院。

主持人:校长,今年学校的招生计划是什么样的?给我们介绍一下。

姚英学:今年本科招生总量1375名,基本上按这个规模招生。招生专业今年没有变化,还是13个专业(类),含15个专业方向。今年增加了一个省,我们今年开始在陕西省投放招生计划。

主持人:校长,与现在很多高校普通实施的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不同,我了解到咱们采用的是小类招生大类培养,这之间有什么不同?

姚英学:我们大类包含的范围基本上就是国家专业目录覆盖的范围。现在有些学校招生采取一些措施,把大类扩大化,我觉得对学生来讲,做选择会出现两难境地,一个大类里专业领域差距比较大,它的基础差别很大,会导致学生不知所措。

我们一直坚持不要把这个大类做得过大,别让考生和家长摸不着头脑。比如我们计算机类就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向,我们电子信息类就是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方向,都是很清楚的概念。

主持人:校长,今年咱们新增智能强基班和经济学实验班,请您具体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两个班。

姚英学:智能强基班是跟华为合作的一个产物,教育部给华为做了一个“智能基座”计划,我们智能强基班是“智能基座”计划在学校的延伸。一方面是选拔培养在信息领域具有创新力、引领力、发展潜力的学生;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班来促进教育改革,有几个方面的举措:

首先,这个班入学后采用灵活的培养模式。学生在一二年级有固定培养方案,三四年级采用定制化培养方案,因为一二年级是通识教育、基础教育,给他们学习的深度要提高,其他安排没有变化。而学生后面的培养,我们会指定一个专家小组,每一个学生跟专家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单独座谈,讲他的设想、期望、特长,专家小组的教授根据谈话过程给他建议专业方向,在我们整个学校大的课程库里选定课程,给他定制一个个性化的培养方案,经过五个教授认可后,学术委员会就会认可这个培养方案,作为学生毕业标准。

其次,毕业论文安排不一样。原来是大学四年级或者四年级下半年才给学生毕业论文题目,然后学生围绕这个题目去做论文。这个班学生入学,就会给他一个毕业论文题目,这个题目是由华为公司和学校双方的导师共同提出来的,要确保他四年一边跟课程学习,一边做论文,把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工作结合在一起来完成。

这个题目的工作量比通常毕业论文的工作量要大,同时它一定要有前瞻性。这给老师出题目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所以我们要企业(华为这样的创新型企业)和学校共同研判四年以后这个论文会是什么样、会不会学术上落后,再拿出来给学生做,学生在做论文的过程中产生学习驱动力,用项目带动课程学习,课程学习又促进项目完成,它是一个平行过程。

同时我们这个班也给学生一些优厚条件,学校实验室的开放、导师的选择也给他们更大的空间,保研比例比普通招生班要高,不低于50%。

经济学实验班是我们和北京大学新结构研究院合作的。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北京大学新结构研究院的教授,包括林毅夫先生和我们的教授一起共同制定的,重点培养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方向上的学生。这个班重点是要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制度,把它理论化、模型化,最后在国际上推而广之。

经济学实验班也有一些特殊政策,保送保研率会比普通的班高,不低于50%,但做得更高,还需要看政策的变化,就是教育部保研指标下个阶段是否会提高,我们会尽可能把这个班指标提高,同时我们新结构与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里有很多导师是原来在政府工作后返回到学校来工作的,他们的实战经验非常丰富。

主持人:校长,我们还想请您介绍一下咱们学校的培养特色。

姚英学:谈培养特色,首先要考虑学校的办学定位,实际上一个学校的培养特色很大程度上是在办学定位上形成的。哈工大培养的人主要是为高科技技术企业培养研发人才,或者说是研发领域的领军人才,这是我们的基本办学定位。

哈工大一直非常关注立德树人,立德树人说起来很简单,但又很难让大家理解,立德树人在文科老师的著作里有各种各样非常复杂的描述。我从一个工学老师角度来看,我认为“德”,单从文学的角度它是若干规律,我理解它是一种接口,就是一个个体和社会怎么有效衔接的接口标准,是一个个体和自然如何很好结合的一个标准,也是社会和自然怎么很好结合的一个标准,我把它理解为一种标准。我们需要培养的人,一定是要跟社会对接的上,要跟自然和谐,这样我们培养的才是有用的人。航天精神是融在哈工大人血液里边的,奉献、奋斗、敢为天下先等都是在骨子里面的。这是我们的立德树人,我认为是哈工大的培养特色。

深圳校区作为哈工大的一部分,也传承了哈工大的这种精神。

我们的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就是从培养工科人才当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看起来很直白,但是内涵非常丰富,我认为是一个从实战中总结出来的校训。

第二个特色就是哈工大培养人强调“厚基础”,就是说你要成为一个领军的研发人员,你的基础必须足够厚重,没有厚重的基础,就像我们盖房子一样,基础做的不够结实,你这楼就盖不高。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基础上,要把它做得很厚重,这才能让他未来走的比较远。

第三个特色就是我们的实践训练非常强,这跟其他学校很不一样,哈工大的学生培养非常重视几个大的实习过程,认识实习、工程训练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这四大实习我们学校非常重视的,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同时我们每一个专业都有几个大的课程设计,一个工科专业至少有四个大的课程设计,这些设计跟实际结合的非常紧密,学生一定要动手做出来。所以我们的同学毕业以后到了工作单位,大家的评价就是上手比较快、动手能力很强,跟大家配合的非常好,这是用人单位对我们的评价,这也是我们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受欢迎的几个关键要点之一。

当然我们在深圳办学,除了哈工大传统的几大特色之外,在专业领域里边,我们也有一些考虑,专业设置上我们在深圳有自己的特色。我们跟深圳合作办学时,深圳当时提出了一个要求,哈工大的优势、深圳的急需是我们选择专业方向的一个依据。我们专业领域的设置跟深圳的产业、跟珠三角或者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结构结合得非常紧密,使得我们的毕业生在大湾区、在深圳就业的比例会非常高,跟地方的经济产业发展契合度非常高。

主持人: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哈工大毕业生继续深造考研的多还是就业的多?这个情况是怎样的?

姚英学:深圳校区这边目前毕业后升学的比例要略高于就业的比例,去年第一届本科生的升学,包括在国内和国外读研究生的,大概占到54%左右。今年毕业生,我们目前国内的录取研究生已经录取完,国外的还没有完全完,根据目前的情况看,可能会有56%会继续读研究生。

就业从目前的情况看,一方面要谈到就业率,这是一个基本指标,但我个人认为,一流大学就业率不是一个根本问题。我们目前就业率在94%左右,还有6%左右继续考研究生、或者出国。

评价就业状况的另一方面是就业去向,目前大概有70%左右本科生留在了粤港澳大湾区工作,有政府部门、企业、研究机构等。留在深圳的比例占我们毕业生就业数量大约60%左右。

这两年我们鼓励和引导同学们到航天企业就业,这是哈工大的一个传统优势,我们也希望有足够的比例。我们去年毕业生中,不包括继续升学读研究生的,纯粹就业的同学的平均工资年薪是17万多,应该在高校毕业生里边排名比较高,最高年薪有50多万。今年的毕业生,据说最高签约的本科毕业生年薪有70万,应该说社会关注度欢迎度很高,但我在学校反复强调,我们并不引导学生去一味追求毕业以后的高待遇,这不是我们学校教育引导的内容。

主持人:很多考生和家长也会想了解咱们学校的校园生活环境,包括孩子们的住宿条件,还有我们学校的收费标准,给我们介绍一下。

姚英学:我们校区是和清华、北大三家共建的大学城里面的一部分,大学城大概有2000多亩地。中间有一条河叫大沙河,深圳市要打造大沙河走廊,把它打造成为深圳的塞纳河,构建一个美好的环境,自然环境非常好。

我们的食堂是共享的,拿着哈工大的饭卡可以到清华北大去吃饭,我们的图书馆是共享的,我们的体育设施,包括游泳馆、运动场、球场等都是共享的,在整个大学城内都是一卡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

所以这个院子非常有意思,大家很多东西都是共享的,我们最近几年也在做一些工作,跟清华、北大探讨把课堂也要打开(开放),我们的学生到他们教室里面去听课,他们的学生也可以到我们这来听课。

目前每个学校已经开放了10多门课,作为前期的试点,我们的学生去清华或者北京大学去选了课,那边的老师也允许他参加考试,考完以后,他们的成绩单我们也是认可的,他们的课程也纳入到我们的培养方案的课程库里边。同时,哈工大也开放一些课程给清华、北大,他们的学生也可以学我们的课,我们出的成绩单他们也会认账。现在在探索的过程中,这一部分应该是共享最难做的一点,因为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学业标准。

在本科生宿舍建设过程中,我们也有一些创新,本科生宿舍结构是一个家庭单元,就是一组同学构成一个小家庭,里面有客厅、有公共卫生间,有一个一个小卧室。

关于学费和住宿费,我们深圳校区执行广东省的收费标准,除了经济学类和工商管理类每年学费是5510元,其他专业一年的学费是6230元。本科生住宿费是1000元每年。

主持人:非常感谢校长今天跟我们进行视频连线,也感谢各位的观看,咱们下期节目再见。

编辑:张莉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正在阅读:2021高招进行时:专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副校长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